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介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2024年个人征信机构提供征信服务700多亿次。市场化征信机构成为关键一环,已批设三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征信平台已累计服务近700万家经营主体,促成融资规模突破24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2日介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始终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推动多层次征信市场发展。据统计,2024年个人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评分、信用画像、反欺诈等征信服务累计超过700亿次,彰显征信市场在金融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任咏梅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市场化征信机构已成为我国征信体系的关键一环。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批准设立了百行征信、朴道征信、钱塘征信三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同时鼓励具备数据、技术和市场优势的机构进入企业征信市场,推动地方征信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征信机构参与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运营。

  数据表明,2024年,全国154家企业征信机构共提供各类征信服务365亿次;至2024年末,征信平台已累计服务近700万家经营主体,助力融资规模突破24万亿元大关。

  任咏梅强调,我国已建立起全球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截至2024年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信用信息涵盖11.6亿自然人、1.4亿户企业及其他组织,全年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高达67亿次。

  近期,《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正式发布。任咏梅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将依据相关部署,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征信支持力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强化征信领域的数据科技应用,推动征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安全水平的双重提升。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