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芯驰科技创始人仇雨菁接受专访,分享汽车芯片市场机遇与挑战。国产车规芯片地位提升,芯驰凭借过硬产品与服务赢得市场信任。公司布局全球,与多家国内外主机厂合作,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机会。

  中国的汽车芯片企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业内预测,至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智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有望攀升至45%。

  然而,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汽车芯片公司也面临着主机厂“高性能、低成本、快速量产”的高性价比要求。

  在此背景下,国产汽车芯片公司应如何把握机遇、突破重围?在2025中关村论坛期间,芯驰科技创始人仇雨菁接受了《中国基金报》的专访,深入分享了芯驰科技对汽车芯片市场的洞察与布局。

  国产车规芯片地位显著提升

  《中国基金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据全球市场70%的份额,但车规芯片的国产化率仍然较低。芯驰如何把握国产替代的机遇窗口?是否感受到主机厂对国产芯片的采购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

  仇雨菁:芯驰自2018年成立以来,便看到了汽车芯片市场的新机遇:一是新四化趋势下的电子电气架构变革;二是本土化发展机遇,既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也有车厂客户积极寻求更具弹性的本地化供应链。

  在此背景下,本土创新企业在敏锐度、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更具优势。芯驰团队拥有丰富的车规芯片量产经验和尖端技术,更以全力以赴的精神,凭借灵活的战略和创新精神,成功抓住了市场机遇。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车企与芯片公司有机会共同定义未来的创新产品。因此,车企更愿意与芯片公司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作为本土芯片厂商,我们也能够提供更加及时、全面的支持与服务。

  如今,国产车规芯片的行业地位已显著提升。主机厂的态度也从几年前的观望转变为积极拥抱,寻求本土方案合作。这既得益于产业发展的大环境推动,更关键的是,芯驰等本土芯片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赢得了市场的信任与尊重。

  截至目前,芯驰全系列车规芯片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超过800万片,覆盖100多款主流车型,服务超过260家客户,包括中国90%以上的车厂和部分国际主流车企。

  汽车芯片研发需具备前瞻性

  《中国基金报》:相较于其他车规芯片公司,芯驰科技的产品定位有何独特之处?如何抓住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大发展的机遇?

  仇雨菁:芯驰科技的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车控两大领域。智能座舱解决车内人机交互问题,是汽车的“大脑”;智能车控则涵盖智能底盘、悬架、转向、刹车等,是汽车的“小脑”,与安全性、运动性、驾驶舒适性密切相关。

  然而,当前汽车电子电气变革的智能化速度远超预期。因此,汽车芯片的研发必须具备前瞻性。从规划到研发,芯片大约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再经过一到两年的车上适配,才能满足未来三到四年的应用需求。

  目前,精准且前瞻性的正向产品定义是成功的关键。过去,中国汽车芯片多处于“跟随”地位,参考成熟方案。但如今,中国汽车智能化水平与迭代速度已领先全球,无“作业”可抄。中国主机厂需要更具前瞻性的芯片,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客户需求,让研发端与客户的应用端紧密配合,进行正向产品定义。

  成本将持续下降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车企自研芯片的趋势?芯驰如何定位与主机厂的竞合关系?如何看待车企与芯片企业的“深度绑定”模式?

  仇雨菁: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和领先领域。作为汽车芯片公司,芯驰在研发、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将为主机厂提供最高质量、最完善、最贴心的服务。芯驰坚守自己的产品方向,包括市场所需的产品类型。我们期待与更多国内外主机厂合作,共同打造差异化、个性化的智能汽车新产品。

  《中国基金报》:芯驰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压力?在出海方面有何规划和布局?

  仇雨菁:芯驰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规芯片产品,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到极致,在降本和供应链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越来越多车厂使用我们的芯片,出货量不断增加,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技术降本需要整个产业链的紧密协同,从系统层面寻求最优解。唯有汽车产业上下游紧密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技术降本,这也是芯驰作为本土汽车芯片企业能为车企带来的核心价值。

  目前,芯驰的车规芯片产品正跟随国内主机厂走向世界。2024年全年整车出口量前十的车企中,80%的品牌与芯驰有量产合作,包括奇瑞、上汽等。同时,芯驰也与宝马、大众等国际厂商展开深度合作,积极布局全球化,已在日本和欧洲等地设立海外办事处。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机会

  《中国基金报》:2024年,芯驰全球总部落户北京经开区。2023年4月,原兆易创新副总经理程泰毅出任芯驰科技CEO;2023年11月,芯驰科技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变化背后,公司有何新布局和战略规划?在上市方面有何规划和进展?

  仇雨菁: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节奏和战略考量。芯驰根据产品和业务发展情况做出相关规划,核心是推进战略聚焦、产品研发迭代及量产应用。

  芯驰全球总部落户北京经开区后,获得了经开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客户资源对接,包括经开区联合北京市区两级提供的10亿元战略投资,以及与北汽、小米、理想等本地企业的深度合作与交流。

  在发展过程中,芯驰不断吸纳优秀人才。程泰毅加入后,在发展战略、产品研发、业务增长等方面为芯驰带来积极变化。我本人也从专注研发逐渐转向更贴近客户与市场的工作。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芯驰过去一年的整体营收稳步增长。

  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合适的时机,芯驰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机会和资源。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