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分析报告发布,智能体成创新热点
AI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指出智能体已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的主要方向,专利申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技术成熟度和实践应用尚需检验。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雁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官微2日发布《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在模型技术成熟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智能体已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的主要方向。
《报告》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连续第七年发布的关于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发展的研究成果。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4年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的公开专利申请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6%,专利申请人数量年均增长24.6%。在国家战略、地方政策以及技术创新的共同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经历着变革式的创新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智能体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达到11,167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报告》指出,智能体技术的专利布局遵循“模型驱动→感知协同→决策深化→执行扩展”的递进路径。拥有全栈创新能力的企业,如百度、阿里、腾讯等,已成为智能体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主力军。特别是在代码生成领域,通过AI智能体实现从需求分析到部署的全流程代码生成,已成为当前的研发热点。百度文心快码及Zulu智能体,凭借文心大模型和百度海量优质编程大数据,实现了从需求到前后端代码的“全流程智能编程能力”,被视为技术民主化的革新。
《报告》还指出,尽管我国智能体专利技术申请增速较快,但外源性依赖较多。动态协作技术专利虽有快速增长,但70.5%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技术成熟度和实践应用尚需进一步检验。随着智能体技术被纳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我国智能体技术创新有望在标准的引领下,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快速度的发展,成为驱动各行各业效率革命与场景重构的新型AI基础设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