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融资活动相互促进,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截至2025年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3.9万亿元,同比增速远超各项贷款增速。未来将持续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优化贷款结构,满足守信企业融资需求。
4月2日,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社会信用体系与融资活动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金融监管总局对此高度重视,将归集共享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视为提升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的关键举措。
自去年10月起,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携手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各地深入企业走访对接,获取一手资料。在此过程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坚实基础作用,多地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发了线上模块,极大提升了走访对接效率。同时,这项工作也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提供了应用场景,实现了相互赋能。
截至2025年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3.9万亿元,同比增速12.6%,远超各项贷款增速。其中,信用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5.8%,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达27.6%,较上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且逐年攀升。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03%,较2024年下降0.33个百分点,自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9个百分点。
蒋平指出,未来,金融监管总局将围绕“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的总体目标,继续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持续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提升贷款质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优化贷款结构,加大对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更好地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