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总额为4749.41亿元,同比下降8.91%,连续四年下滑。预计2025年将继续下降。行业面临债务累积和运营成本攀升等挑战,城轨协会提出多项建议以破解财务困局。

3月31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4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总额为4749.41亿元,同比下降8.91%,已连续四年下滑。其中,车辆购置投资248.55亿元,同比下降12.40%。城轨投资持续下降的趋势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根据计划,2025年投资额约为3391.77亿元,车辆购置投资约为142.61亿元,相当于2020年峰值的53.96%。

全国城轨年度建设投资额在2020年达到6286亿元的峰值后,开始逐年回落,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5859.8亿元、5444亿元、5214亿元和4749.41亿元。这一趋势反映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面临调整。中央自2018年起收紧审批,坚持“严控风险,量力而行”的原则,行业进入优化运营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获批待建城轨项目的规模也出现下滑。截至2024年底,实施城轨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的城市共42个,线路总长5531.60公里,总投资额39706.60亿元,同比下降2.78%。此外,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国务院通知12个重点省份近期暂停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在客流量方面,尽管2024年全国城轨交通平均客运强度有所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为0.61万人次/公里·日,同比增长10.25%。深圳、广州、长沙、上海和北京位居客运强度前五名。然而,与国际城市相比,我国城轨客运强度仍有较大差距。

面对债务累积和运营成本攀升等挑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建议采取多项措施,包括规划引导、建标适宜、融资选优、引聚客流、节支降本、多元创收和政策探索,以破解财务困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