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拳出击整治金融“黑灰产”,守护消费者财产安全
AI导读:
上海市委网信办和上海金融监管局联合开展“清朗浦江·2025 金融消保网络治理旬主题日”活动,打击网上无资质从事金融相关业务行为。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协助警方捣毁金融黑灰产犯罪团伙。社会各界合力治理金融“黑灰产”,推动立法,探索多元化解机制。
今年2月,上海市民彭女士因信用卡还款压力,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一家“债务协商”公司。双方签订委托合同后,彭女士分三次通过微信转账支付6500元“代理费”,并按要求寄送本人实名电话卡。然而数月过去,债务问题未获任何进展。当她要求退款时,对方声称费用已用于“打点平台”,拒不退款。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上海市民王先生也因轻信某“法务公司”的“律师代理费”而损失5000元,债务问题依旧无解,最终选择报警。
近日,上海市委网信办和上海金融监管局联合指导的“清朗浦江·2025 金融消保网络治理旬主题日”活动在上海举行,旨在打击网上无资质从事金融相关业务行为。
上海金融监管局金融消保处处长牛学成透露,2024年该局已联合相关部门封禁数千个非法宣传账号,有效阻断非法获客链条。
上海市委网信办表示,今年将聚焦金融信息领域新情况,加强乱象整治,压实平台责任,清理违规信息,处置非法账号,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金融“黑灰产”套路深,银行监测揭骗局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发现,有持卡人账户异常,疑似被违法“代理”。经排查,关联公司涉嫌金融黑灰产,银行迅速报警并协助破案。
金融“黑灰产”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耦合,风险隐蔽且扩散迅猛。不法分子利用敏感数据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或在消费者不知情下办理网络借贷,导致资金损失、信用受损。
部分团伙冒充法律工作者,以虚假话术诱导消费者,污染网络生态,冲击诚信文化。
多方联动共治金融“黑灰产”
金融“黑灰产”组织化、规模化发展,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社会各界正合力治理。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利用技术提升防范能力,通过全网监测、警银协作等方式构建防线。国家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也持续打击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等也采取措施,依法打击“债闹”等反催收“黑产”。
推动立法,探索纠纷化解机制
整治金融黑灰产初见成效,但仍有挑战。法律界人士建议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压缩黑灰产套利空间。
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已有实践成果。招行信用卡与调解组织合作,打造高效调解机制,创新纠纷化解方式。
打击金融“黑灰产”任重道远,需行业共治,逐步铲除滋生土壤。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