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安全性备受关注,企业需守住安全底线
AI导读:
智能驾驶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文中提到新能源汽车革命中智驾体验成为消费者购车核心关注点,但智驾热潮中出现种种乱象,如驾驶员放任智驾、企业片面宣传炫技等。专家强调智驾仅是辅助手段,生命安全不能托付给机器,企业需守住安全底线。
近日,智能驾驶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面对一系列惨痛的交通事故,社会各界在为年轻生命的不幸逝去深感痛惜的同时,也在重新审视智能驾驶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行业所掀起的智驾热潮中,出现了忽视生命安全、将智驾当作营销噱头的畸形发展苗头,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新能源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则是智能化,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随着商用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智驾平权”成为了新的流行词汇。智驾体验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核心关注点,人们愿意为智驾技术支付更高的价格。汽车智能化正在经历从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
然而,在智驾热潮中,新技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也浮出水面。有的驾驶员在开启智驾系统后,双手却离开了方向盘,甚至有人在高速上让车辆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自己却在车内酣然入睡。这些行为都严重威胁了道路交通安全。
对于放任“智驾”、放飞自我的行为,行业专家再次强调,汽车是高速运动的交通工具,驾驶安全至关重要。驾驶员必须认识到,智能驾驶技术目前仅是辅助手段,生命安全绝对不能完全托付给机器。
随着“智能驾驶”成为汽车行业新的流量密码,一些企业受到利益驱动,将智驾作为新车销售的噱头。他们仓促拼凑出一套所谓的智驾方案,片面宣传炫技,试图以此吸引消费者眼球,提升销量。然而,这种做法难以经得起时间考验,最终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
智能驾驶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确保智能驾驶技术真正造福人类,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的底线。过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智能驾驶技术必须建立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之上。企业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旦丢失了安全的底线,智驾系统的价值将荡然无存。
科技改变生活,但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智能驾驶的初衷是让出行更安全、更便捷,而不是制造危险和焦虑。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智能驾驶技术绝不能放松对安全的把控。
作者:俞立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