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角兽企业报告发布:409家企业总估值近1.5万亿美元
AI导读:
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409家,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占全球近30%。北京以115家数量和5949亿美元估值位居全国第一,独角兽企业呈现出智能主导、赋能发展的特点,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人民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孙博洋)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409家,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占全球近30%,或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这份报告显示,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共有18家,虽然数量仅占4.4%,但其估值却占了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的43.6%。在地域分布上,北京以115家独角兽企业和5949亿美元的总估值,位居全国首位。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指出,当前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呈现出智能主导、赋能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独角兽企业成长尤为迅猛。近1/3的独角兽企业来自以大模型、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技术领域,这些企业不仅推动了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还成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已连续四年超过百家,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的重要孕育地和集聚地。他强调,北京市将继续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独角兽企业的支持和服务,与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共同助力独角兽企业发展。
许心超对北京的独角兽企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把握未来发展机遇;二是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加速高质量发展;三是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能级,努力成为世界级科技领军企业。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岳德钰指出,北京的独角兽企业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新赛道布局引领未来趋势;二是新技术创新驱动产业新变革;三是新场景应用激发经济性动能。为更好地培育和服务独角兽企业,北京构建了专项政策+管家服务+创新培育+前瞻孵化的四位一体培育体系。
目前,北京共有孵化机构500余家,其中标杆孵化器25家,国家级孵化器69家,参与的投资基金超过500亿元,已孵化出30余家独角兽企业。同时,北京还有48余家特色产业园,集聚了50余家独角兽企业。
此外,北京还出台了人工智能、AI for Science、医药健康等30余项细分产业政策,发布了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6G通信、量子信息、新型储能等20个新领域、新赛道。
(文章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