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完成400亿美元融资,加速营利性转型与开源策略调整
AI导读:
OpenAI宣布完成40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3000亿美元。融资附带条件,若未能在12月31日前转型为营利性实体,融资金额或缩减。同时,OpenAI计划未来数月内开源新模型,并采取开源闭源并进策略,争夺资金、市场和流量。
北京时间4月1日,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宣布完成新一轮400亿美元融资。该公司投后估值跃升至3000亿美元,仅次于SpaceX,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并驾齐驱,跻身全球估值最高的私有公司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融资附带一个严苛条件:若OpenAI未能在12月31日前转型为营利性实体,融资金额或将缩减100亿美元。这一期限较之前披露的提前了整整10个月,透露出融资背后是一场关于营利性转型的豪赌。
同时,奥尔特曼宣布,OpenAI将在未来数月内开源一款具备强大推理能力的新模型,这是自GPT-2以来OpenAI首次开源。该模型有望拥有与o3-mini相当的推理性能。
此举似乎标志着OpenAI正回归其开源初心。按计划,OpenAI将在未来几周内启动一系列开发者活动,以收集反馈并测试早期原型。
400亿美元融资背后:资本加速OpenAI营利性转型
据金融数据分析机构PitchBook统计,OpenAI此次融资额几乎是此前私有科技公司单轮融资额的三倍。
其中,软银领投300亿美元,占比高达75%,其他重量级投资者包括微软、Coatue、Altimeter和Thrive等。这笔巨额资金无疑将为OpenAI的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OpenAI计划利用新资金推动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并扩大计算基础设施。据悉,约180亿美元将用于OpenAI对星际之门的承诺。
本轮融资将首期注入100亿美元,其余300亿美元将在2025年底前到位。然而,这笔巨额融资附带一个关键条件:若OpenAI未能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营利性转型,软银的投资额或将减少100亿美元。
投资者原定的转型期限是2026年10月,但现已提前至今年底。
资本之所以急于推动OpenAI转型,核心在于希望通过股权形式获取更多回报,以缓解其巨额亏损的财务困境。
目前,OpenAI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主要用于训练AI模型、运营系统及吸引顶尖人才。预计要到2029年才能实现净盈利,2023年至2028年间总计亏损额或达440亿美元。
开源闭源并进,OpenAI策略调整
除了融资进展,奥尔特曼还宣布计划在未来数月内发布自GPT-2以来的首个开源权重语言模型。该模型将具备与o3-mini相当的推理能力。

图片来源:X
自2019年OpenAI成立营利性子公司以来,一直采取闭源策略,通过ChatGPT订阅费及付费API业务盈利。然而,随着开源AI模型的崛起,如Deepseek的R1和Meta的Llama系列,OpenAI面临巨大压力。
为此,OpenAI采取开源闭源并进的策略。闭源模式下,通过ChatGPT订阅服务和API使用费获取稳定收入;开源则能拓展市场,吸引更多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减轻运营成本压力。
此外,OpenAI还在争夺流量。3月25日,OpenAI直播更新GPT-4o和Sora,推出图像生成功能,迅速引爆全球需求,导致GPU算力资源过载。
奥尔特曼表示,新功能上线后一小时内即增加100万用户,ChatGPT周活跃用户已达5亿人。
OpenAI计划举办一系列开发者活动,收集反馈并测试早期原型,活动将从旧金山开始,逐步扩展至欧洲和亚太地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