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三期低空经济发展研讨班在京举行,聚焦低空新基建布局等议题。通用航空作为低空经济关键支柱,面临诸多问题。2024年低空经济步入快车道,众多企业角逐eVTOL新方向。未来空中交通或将在技术突破下释放新消费潜力。

3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携手举办的第三期低空经济发展研讨班在京盛大举行,聚焦低空新基建布局、低空空域管理以及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等核心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低空经济的发展蓝图。

会议期间,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任超忠在接受专访时,深入阐述了他对低空经济的见解。任超忠指出,通用航空作为低空经济的关键支柱,当前面临公司数量少、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空域管理严格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他呼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及空域管理改革,激发中国通航市场的巨大潜力。

2024年,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首次被纳入党的中央全会决定及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低空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资本市场反响热烈,新场景新消费层出不穷,空中游览、空中表演、空中的士及航空器驾驶员执照培训备受瞩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众多企业纷纷将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视为角逐低空经济的新方向。

3月28日,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荣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首张载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这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

任超忠进一步分析,当前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工、农、渔业等公共服务及应急救援领域已见成效,但城市交通应用场景如“空中的士”尚需实践检验。尤其载人eVTOL技术尚不成熟,研发与运营成本高昂,安全监管体系亟待完善。他预计,eVTOL商用化尚需时日,未来空中交通特别是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或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下释放新的消费潜力。

任超忠强调,企业应避免急功近利,低空经济发展需脚踏实地。面对诸多挑战,国家发改委已成立低空经济管理司,负责规划低空经济整体发展,协调解决空域管理、安全监管等问题,并通过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任超忠认为,顶层设计有助于明确职责,但需进一步厘清空域管理责任界限。为激发低空经济活力,空域管理改革正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然而,地方应避免各自为政,未来需出台全国统一规章、政策和管理标准,确保低空飞行安全。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