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印发《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浙江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加大,着力扩面提质科技型企业,助力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杭州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正寻求进一步提升,未来产业如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成为新增长点。

  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印发《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明确面向2027年、2030年、2035年的重点任务,梳理工作体系架构图和任务表,明确责任分工和责任人。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浙江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加大

  《工作要点》提出,要着力“扩面提质”科技型企业,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0家。着力增强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全省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0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60家、省企业研究院220家。这些措施将有效提升浙江省的科技创新能力。

  《工作要点》还提出,2025年,浙江省将助力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7.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快于面上、占固定资产比重16%左右。这一规划彰显了浙江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浙江正推动从“创新驱动”到“创新引领”的转型,并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作为工作重点。这一转型为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崛起。

  浙江巨星控股集团董事长仇建平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智能和无人物流装备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这意味着传统制造业将面临与新兴技术公司的激烈竞争。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巨星控股集团决定研发人形机器人物流工人,旨在智能物流搬运领域抢占先机。”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近年高度重视创新强省和科技强省建设。2024年,浙江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2%,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正持续赋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2024年,浙江“415X”集群规上制造业营收达到新高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根据《工作要点》,浙江将进一步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覆盖面,提升规上工业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比。同时,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集群领域,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此外,浙江还将支持各地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性强的标志性新产品,加强优秀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未来赛道新势力涌现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围绕“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这一目标寻求进一步提升。Deepseek、宇树科技等“六小龙”企业的接连出圈让杭州在科创领域成为“现象级城市”。

  杭州拥有丰富的航天新材料、特种液体橡胶研发的高校资源和人才队伍,为企业的科研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天元航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将研发中心落户杭州,并与本土高校达成研发合作。

  为了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杭州今年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了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300项以上,旨在培育一批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在“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的框架下,杭州明确了更为具体的角色定位: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2025年浙江第一批“千项万亿”工程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其中新质生产力项目占比显著。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正成为浙江省新的增长点。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