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大深圳论坛2025上,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AI)如何赋能各行各业进行了深入探讨,涉及基础研究加速、政策引导共享AI红利以及平衡技术与社会发展等方面。

  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信息技术,现已成为驱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然而,AI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失控的担忧。在北大深圳论坛2025上,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让AI更好地赋能各行各业,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锦:善用AI,为基础研究加速

  基础研究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具有关键作用,但当前面临实验数据标准化难、研究思维受限、实验室与产业化脱节等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锦提出,AI可以通过数据、模型、算力的深度整合,推动基础研究的突破。他介绍,中国已备案近200个生成式AI大模型,注册用户超6亿,强调在算力、模型、数据和场景方面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李扬:政策引导,共享AI红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指出,AI正迅速渗透各个领域,应发挥制度优势,通过全面社会政策促进AI应用,同时应对挑战。他建议加大教育和技能培训投资,培养适应AI时代的学习者,通过合理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确保技术进步惠及普通劳动者,并对高科技公司实施严格监管,防止市场垄断。

  海闻:平衡技术与社会发展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海闻认为,面对AI浪潮,既要积极拥抱变化,也要科学引导和合理规划。他强调,AI发展需考虑社会影响,如就业和教育问题,不能因潜在冲击而放弃,应让科技朝着更健康、平衡的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