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全产业链初步构建
AI导读:
广东出台12条政策措施,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广东已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计划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并在相关大赛中设立专项赛,以赛促新、以赛促创。
4月1日,记者从《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出台12条举措,强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其中,广东将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省财政将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同时,将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力争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
会上透露,广东还将举办专场发布会,由省工信厅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并邀请省内重点企业发布新品。
广东已初步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广东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地区,具有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据悉,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2200亿元,并初步建立了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表示,广东已构建起多层次创新载体布局体系,全省拥有13家国家级平台、137家省级平台。
目前,广东正加速建设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量级实验室,并拥有16家新型研发机构及86家省级工程中心,为提升机器人领域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核心技术攻关、优质企业培育、应用场景打造、人才引进培养、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政策措施,旨在汇聚最优资源,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广东将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旗舰项目,并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重点项目上,省财政将给予配套奖励。同时,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优质企业培育方面,广东将加快培育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在平台构建方面,广东将推动现有产学研平台提升能级、联动发展,并支持建设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提供技术交流、算力调度、数据训练等服务。每年将择优支持一批开源社区和生态中心,每个最高资助800万元。
筹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
广东计划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并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广泛拓展应用。省工信厅厅长曾进泽透露,正在制定《广东省“人工智能+”行动方案》,计划培育100个示范应用场景与500个示范案例,为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落地提供明确方向。
广东将进一步加大对标杆应用的扶持力度,如每年在工业领域遴选10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案例,每个案例最高奖励800万元。同时,将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推进“机器人+”场景应用。
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广东将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并筹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加快构建创新链。同时,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在应用场景上,广东将以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产业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专项赛
在人才引进方面,广东将把吸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人才作为重点,并在相关大赛中设立专项赛,以赛促新、以赛促创。
此外,广东还将举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能大赛及展览会,并支持地市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在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广东将积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并对主导制定相关标准的给予资助。同时,将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并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