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AI浪潮推动下,半导体存储市场风云变幻,国内外大厂纷纷涨价,预示大容量与定制化存储时代到来。AI需求增长提振市场情绪,国产存储产业链加速升级与融合,技术创新助力市场复苏。

人工智能(AI)浪潮推动下,半导体存储市场风云变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期,国内外存储大厂纷纷从减产转向涨价,预示着大容量与定制化存储时代的到来,市场看涨情绪高涨。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开源大模型降低了AI部署门槛,拓宽了应用场景,推动了国产存储产业链从上游芯片到终端的加速升级与融合,为AI新机遇布局。AI推理时代,存储系统正经历着从辅助到核心的转变。

市场机构闪存市场总经理邰炜表示,如今业界更加关注存储的价值。据统计,2024年全球DRAM和NAND Flash销售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670亿美元。在市场供需失衡的背景下,AI需求的增长大幅提振了存储市场情绪,大厂涨价函的发布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今年3月,闪迪率先打响涨价“第一枪”,宣布面向渠道和消费类产品涨价超10%;随后,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存储大厂也传出要提高报价的消息。国产存储厂商同样加入涨价大潮,长江存储零售品牌致态将于4月起上调提货价格,幅度或超10%。

存储市场涨价、加速复苏的背后,是存储角色和价值的重塑。随着AI大模型参数规模突破千亿级,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模型生态爆发,原始语料库规模大幅提升,对存储系统在容量、速度与能效上提出了更高要求。HBM等高性能内存成为AI训练时代的关键要素之一。

英韧科技技术副总裁陈杰指出,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降低了对高性能硬件的依赖,将部分HBM+DDR架构需求转移至DDR+SSD组合。江波龙高管也表示,AI服务器对传统高性能内存的容量与读取性能要求明显提升,公司企业级固态硬盘等存储产品已在多个领域完成产品验证和批量出货。

据市场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DeepSeek等技术降低了AI模型训练成本,推动了中国地区客户对高效能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激增。同时,中国云服务厂商聚焦落地AI服务器,大幅提振了DDR5采购,预计2025年第二季存储出货容量将明显增长。

从客户端来看,不仅传统互联网大厂和云计算服务商,更多行业和中小企业本地大模型部署也形成了可观市场规模,助力国产固态硬盘厂商加速崛起。忆恒创源CEO张泰乐指出,中小企业和个人纷纷部署本地AI大模型,打造本地数据库、知识库,提升存储需求。

随着AI本地化部署的推进,企业级存储正向大容量持续进阶。多家存储厂商反映,国内外客户对大容量、高密度产品需求旺盛。在消费级市场,存储向大容量升级趋势也越发显著,智能手机、AI PC的存储容量需求越来越高。

存储巨头们积极布局大容量存储市场,技术加速挺进QLC,SSD迎来100TB级别超高容量时代。QLC通过提升单颗粒存储密度,显著降低单位容量成本,适合数据中心和移动设备。据闪存机构预测,2025年QLC存储产品产能占比将接近20%,服务器成为QLC应用主力。

除了大容量存储需求增加,AI智能终端部署对定制化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江波龙推出了超小尺寸的eMMC和超薄ePOP4x产品,实现接近物理极限尺寸。德明利基于自有主控实力,推出了SATA SSD主控芯片,主打高性能、高可靠、低功耗等特点,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支撑。

面对智能终端大容量与定制化需求和挑战,国产存储生态正在加速融合。在车载存储领域,整车厂商与国产存储开展合作力度空前。得一微和江波龙等国产存储厂商已进入汽车存储市场,推出符合车规级标准的产品,应用于ADAS高阶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

国产存储取得长足进步,离不开产业链在技术底座的积极创新。长江存储推出的“Xtacking”架构为闪存带来了更高的输入输出速度、存储密度和品质可靠性。多家存储模组厂商表示产品适配了长江存储的闪存颗粒,推动了国产生态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