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汽车产业版图大洗牌:中部省份崛起,新能源汽车成关键
AI导读:
2025年初,汽车产业版图迎来大洗牌,中部省份如安徽、湖南、河南等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汽车产量大幅增长,安徽更是跃居全国第一。湖北则稍显失意,被挤出全国十强。各省份正加快重构汽车产业链,力图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领先身位。
2025年初,汽车产业版图迎来大洗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各省份汽车产量数据显示,广东从去年的第1降至第2,重庆从第3滑到第5,上海则从第6大幅跌至第12位。与此同时,中部“造车军团”表现亮眼,安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均跃居全国第1,堪称历史性突破。在比亚迪等车企加持下,湖南、河南汽车产量增幅也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双双冲进全国前十。中部省份正重塑全国汽车产业格局,但湖北则略显失意,被挤出全国十强。
短期内的新能源数据难以说明长期趋势,但各省份汽车产业的变化已显而易见。安徽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大省,数据显示,1—2月,安徽汽车产量44.48万辆,同比增长21.3%,占全国比重9.99%;新能源汽车产量23.43万辆,同比增长132.1%,占全国比重12.89%。两项数据双双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一。
摊开安徽汽车产业地图,这个既不临海、又非传统工业重镇的中部省份,如今已集聚多家整车企业,拥有2800家零部件厂商,动力电池产能达150GWh,可装备300万辆电动车。安徽的逆袭,正是一次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
2020年,合肥政府引进蔚来,牵头合肥、安徽、国投三级国资向其投资70亿元。此后,国内新能源市场爆发,蔚来成为明星企业。引进蔚来,手握江淮、蔚来两家车企后,安徽省国资委又与大众汽车集团合作,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湖南今年汽车产量增长迅猛,1—2月汽车产量达到22.78万辆,同比增长235.49%,排名大幅提升至全国第8位。迅猛增长源于比亚迪等“链主”企业的牵引。目前,湖南已有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形成了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专用车同步发展的格局。
河南汽车产量同样大增,1—2月汽车产量达到22.21万辆,排名升至全国第9位。河南汽车产业的崛起与引入比亚迪高度相关。比亚迪去年在河南持续加大投资,2024年郑州比亚迪整车产量达到54.5万辆,同比增长169.8%。
随着湖南、河南等省份的崛起,中部省份在全国十强中已占据三席,形成规模效应。但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今年1—2月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仅5.36万辆,明显低于安徽、湖南、河南等省份。湖北显然不甘于此,已提出助力东风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双百万”目标。
眼下,中部省份仍在加快重构汽车产业链,力图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领先身位。安徽、河南、湖南等地纷纷出台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量实现大幅增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