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河南郑州航空港区举办“2025知名台商港区行”活动,吸引全国台企联及多地台商协会负责人和知名台企代表齐聚一堂。航空港区作为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已成为台资企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2024年台企贡献工业产值近5000亿元。现场介绍了“芯屏器药”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达成多项合作,期待共享“二次创业”新机遇。

河南,这片投资热土,再次迎来新的合作机遇。3月30日,由省台办与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携手举办的“2025知名台商港区行”活动在航空港区盛大启幕,吸引了全国台企联及江苏、厦门、太原等地的台商协会负责人、知名台企代表等60余位嘉宾共襄盛举。

作为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郑州航空港区,已成为台资企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2024年,台企在此贡献的工业产值接近5000亿元,进出口总额高达3810亿元,带动了超百家上下游企业的集聚,成为了两岸产业深度融合的鲜活例证。

活动现场,航空港区详细介绍了其“芯屏器药”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半导体产业正全力打造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智能终端产业以富士康为龙头,持续巩固其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基地的地位;高端装备产业正联合开发工业机器人、精密机械等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产业则致力于规划建设海峡两岸生命科学创新走廊。

省台办副主任刘隽热情邀请广大台企来航空港区投资兴业,他表示:“欢迎各位知名企业家莅临航空港区参观考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深各位对航空港区的了解,感受其优越的投资环境,发掘更多潜在商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合作,共创双赢!”

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强调,航空港区与台商台企携手共进,依托富士康、合晶半导体、统一集团等企业,形成了“龙头带动、链群共生”的融合发展格局。目前,航空港区正着力打造两岸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推进半导体产业链创新联合体的共建,打造智能装备协同研发中心,构建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平台等三大合作方向。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比亚迪郑州产业园的投产,已形成年产60万辆整车的产业规模。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在活动中表示,航空港区正处于“二次创业”的黄金机遇期,其“五最”营商环境(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获得感最强)和立体交通枢纽优势备受瞩目。

活动期间,达成了多项重要合作,包括台湾大健康产业联盟协会与河南医药企业共建“细胞技术转移合作中心”、金瓣产业园与台企联合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涵盖了半导体封装测试、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

推介会前,嘉宾一行还实地考察了比亚迪郑州产业园和中原医学科学城,期待与航空港区共享“二次创业”和“黄金十年”的新机遇。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