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武汉投控集团通过构建科技服务新生态,运用“资本+生态”双轮驱动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企业跨越科技创新的难关。

  湖北已全面启动“支点建设”,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常因资金短缺,难以将科研成果产业化。

  针对这一难题,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投控集团),由武汉市政府国资委实控,正积极构建科技服务新生态,运用“资本+生态”双轮驱动模式,打造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3月30日,武汉投控集团成功举办了首届“科创嘉年华”活动,并首次发布了《武汉投控集团科创报告》《武汉科技服务业发展报告》以及武创通·科创梦想“资”润计划。该计划旨在未来3至5年内,为不少于10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超过100亿元的融资担保服务,全程以“陪跑者”身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跨越科技创新的难关。

  武汉投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凯表示,今年集团首次举办‘科创嘉年华’活动,旨在向‘新’图强、向‘高’攀登,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创新人才,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武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立全周期基金体系

  作为湖北国资改革重组的标杆,自2022年底重组以来,武汉投控集团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总规模超300亿元的武汉基金,建立了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周期基金体系。

  通过基金赋能,武汉投控集团成功助力武汉楚兴、武汉新芯、黑芝麻智能、达梦数据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并推动了一批科创企业上市。截至目前,集团已累计培育83家挂牌上市企业,助力96家企业获评省市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孵化13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此外,武汉投控集团还从科技创新全链条出发,投资覆盖从研究、小试、中试到产业化的全阶段,带动社会资本1127亿元投向前沿领域,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

  在武汉投控集团的支持下,多家权属企业取得了丰硕的科创成果,其中,华工科技感知业务在光伏储能及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除金融活水浇灌创新种子的优势外,武汉投控集团还联合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了“政产学研金”五位一体的合作网络。

  例如,集团搭建了以“武创通”“汉数通”“国创益链”为代表的要素型供应链服务平台,并与三大国有银行设立了总规模70亿元的AIC股权投资基金,形成了耐心资本供给体系。

助力培育千家科技“根企业”

  在加快“支点建设”的背景下,湖北抢抓未来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湖北省大力支持培育更多科技型“根企业”及企业家。武汉投控集团推出的武创通·科创梦想“资”润计划,直击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痛点。

  该计划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按发展周期划分为五大阶段,通过概念验证基金、种子基金等工具实现资本接力,形成可持续的资金闭环。

  武汉投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力求用3至5年时间,为不低于10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超100亿元融资担保服务,扶持科技型企业200家,培育50家高成长企业,并打造3至5家行业龙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表示,科技创新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共同参与。

  业内专家指出,武汉投控集团主动发挥“链主”作用,是构建共生格局的重要一步,标志着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资本+生态”战略的持续推进,武汉有望成为中部地区科创企业成长的首选栖息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