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基金募集分化,股票投资机会受看好
AI导读:
近期股债基金产品募集情况出现分化,偏股基金募集资金认购力度显著活跃,而债券基金认购整体低迷。多家基金公司认为明年中期股票机会优于债券市场,基金经理普遍强调股票是2023年的核心机会。
股债基金产品募集情况近期出现了显著分化,这一趋势或预示着股债性价比正发生变化。
最新数据显示,偏股基金在近期募集资金的认购力度明显增强。多份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揭示,有效认购总户数在持续提升。相比之下,债券基金的认购情况则整体低迷,特别是缺乏机构资金支持的债券新产品,其募集资金规模显著偏低。多家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指出,从明年中期的角度来看,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将优于债券市场。
散户投资者正通过资金投票来表达他们对明年股票市场机会的看好。例如,汇添富创新成长基金披露的合同生效公告显示,其募集期间有效认购户数高达2.7万户,募集资金总额达到7.48亿元。同样,广发富信优选6个月持有期FOF基金的合同生效公告也显示,募集有效认购户数接近1万户,募集资金接近9亿元。
与此同时,偏债基金产品的募集情况却相对冷清。多份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表明,偏债基金主要依赖于大客户的支持,散户投资者的参与度较低。有记者注意到,深圳某大型公募基金的债券型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户数不足900人,北方一家公募基金的债券型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户数甚至低于300人,这表明除了参与产品定制的大客户外,散户资金对这类债券型基金的兴趣不高。
深圳地区一家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表示,最近一段时间A股市场活跃度很高,股票赚钱效应正在逐渐显现,散户投资者对未来一段时间股债市场的吸引力变化有了初步的判断。他进一步指出,公司旗下的权益类产品近期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其中个人投资者的申购量较多,这反映了基金销售市场的一些积极信号。
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则显得相对平淡。股债性价比的变化使得权益类基金产品受到了散户投资者的更多关注,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股票将是2023年的核心投资机会。例如,长城基金的一位人士强调,他们维持相对更看好股票和转债资产的观点不变。同时,他们也指出,尽管市场正在交易“强预期”,但资产价格的持续趋势需要后续的数据验证。
该人士还表示,从估值角度来看,利率债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小,可能是对未来经济复苏预期的定价相对谨慎。而城投债、商业银行二永债的调整幅度则明显更大。从绝对收益来看,1-2年期品种的收益率自11月以来已经调整了150-200个基点。此外,中短期限信用品种的信用利差也已经达到历史峰值。除了基本面因素外,信用品种的超调可能更多地是由于赎回冲击下缺少买盘所致。
民生加银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也指出,尽管经济基本面在局部疫情反复扰动下表现偏弱,短期内难以乐观,但随着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支持力度的加大,经济基本面已经进入触底阶段,明年上半年的复苏趋势相对明确。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降准之后总量政策发力的空间较为有限。
中欧基金则强调,从中长期来看,明年防疫政策有望在疫情的反复中逐渐探索并持续优化。虽然道路艰难且漫长,但中长期来看,经济活动将朝着有利的方向迈进。在经济企稳的预期下,周期行业的估值有望先于经济数据的改善而提前获得修复。他们建议关注受益政策预期的金融和地产链消费、投资端复工预期带动的建材和建筑行业以及可选消费相关的线下娱乐、白酒等领域。对于债券市场而言,经济中期有望回升,这将影响中期维度股票优于债券的格局,利率可能整体上行。
与债市相比,基金公司对明年股票投资机会持更加乐观的态度。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仍处于底部区域,整体估值不高,明年业绩增速有望触底回升。叠加市场情绪的回暖,A股将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他们指出,短期市场有两个方向较为活跃:一是防疫政策优化后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带来的医药板块细分领域大涨;二是消费领域因防疫政策优化后市场对明年消费修复的信心提升。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随着疫情高峰的回落,明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将触底反弹,各项活动将有序恢复。二季度我国经济有望快速回升,他们对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民生加银基金则关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方向以及国企改革和消费领域的复苏机会。创金合信基金则认为,明年的核心工作是经济发展稳内需,让经济恢复活力。他们强调消费复苏的优先位置,并指出政府投资将继续努力发展杠杆带动作用。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前期强调A股反弹的三动力为美元流动性、国内政策反转和短期超跌修复。目前看,超跌修复已完成,当前情绪指标已转向向下。美元指数调整或近尾声,国内逻辑从炒政策预期逐步过渡到现实验证。经过一个半月的反弹,之前过于极端的股债相对定价获得大幅修复。经济预期从过于悲观转向乐观,投资者心态从反转到抢跑。然而,在全国经历第一波感染冲击的情境下,乐观预期与现实数据的同时作用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反复。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