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AI导读:
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行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表示将建立健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论坛还讨论了标准国际化、国家标准公开等问题,展示了中国在新兴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孙博洋)“我们将建立健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和服务体系。”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行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邓志勇表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协同共生,通过统一技术规范,降低研发成本,为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邓志勇指出,未来将实施标准提升工程,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未来产业标准布局,同时大力推进标准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促进重点领域标准国际化发展,助力国内产业在国际舞台占据领先地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肖寒介绍了国家标准公开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已有3万余项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可免费下载,全部79000多项地方标准在国家统一平台公开,并提供了便捷的查询和下载服务。
肖寒强调,标准公开是标准实施的关键环节,为了方便人民群众查询使用国家标准,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集成国家标准公开功能,并增加了分类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支持多条件组合查询,同时提供了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开地址链接。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高念东在论坛上介绍了在京全国标委会与北京市重点产业企业的对接成果,显示北京市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高念东提到,北京有666个全国标准化委员会承担单位,占比50%,制定了27246项国家标准,占比60%,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在标准创新方面,北京市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产业标准的制定和发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舒印彪表示,国际标准在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促进了国家间和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和商品流通。
舒印彪强调,中国是国际标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中国不仅提升了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还展示了责任担当,推动了全球绿色技术的合作与共享。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长塞尔吉奥·穆希卡指出,新兴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国际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推动创新、确保质量和促进全球协同的核心作用。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中国区域办公室首席代表康博思表示,中国在新兴工业领域如电动汽车、5G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标准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未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标准的制定、使用和推广。
(文章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