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新质生产力30条”,推出七大合伙人行动,加速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政策聚焦新质生产力,给予企业全方位、全流程的发展保障,最高单个项目扶持达1亿元。

3月31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打造 “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举措》(简称 “新质生产力30条”),推出“投资、项目、创新、企业、产业、园区、生态”七大合伙人行动,最高单个项目扶持达1亿元。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秘书长陈超表示,强化政企携手共建,共创新型政企关系。

“新质生产力30条”是广州开发区聚焦新质生产力构建政策体系的统领性政策,未来该区将按照“1个主导产业1个政策”原则,陆续推出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加速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时,推出五项要素保障政策,给予企业全方位、全流程的发展保障。

这是继前两代政策体系后,广州开发区推出的第三代政策体系,其余政策将力争两个月内全部出台。

用好“合伙人思维”

外资投资精准分级管理

“新质生产力30条”提出“投资合伙人”理念,变“单向投资”为“双向奔赴”,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政策对外资精准分级管理,外资奖励门槛降低,重点支持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最高给予1亿元支持。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支持比例可达20%。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此次的政策对符合省市要求的外企叠加支持,同时对暂未达到标准的企业提供“育苗温室”支持,构建“阶梯式”扶持体系。

在项目落地方面,政策以“项目合伙人”思维,整合国家专项资金等政策,让企业叠加享受各级政策。同时支持项目方整合上下游资源,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

全周期孵化+阶梯式扶持

助力企业创新

广州开发区从“政策供应商”升维为“创新合伙人”,提供全链条政策扶持,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政策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研发资助门槛降低,政策覆盖面扩大。

政策设立仪器开放共享扶持,发放创新券,支持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同时,对成果转化“先补后投”,提供补助和天使投资,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广州开发区还实施“企业合伙人”行动,设计阶梯式扶持政策,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给予扶持,并首创“创新积分 + 股权投资”模式。

传统焕新+未来破局

鼓励企业开放应用场景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产业合伙人”行动推动产业升级,让企业成为新经济、新赛道的参与者。政策对传统产业升级和壮大新兴产业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就地融入供应链。

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行动,对入选示范项目的给予资金支持。

园区生态+要素保障

优质企业享“用地直通车”

政策聚焦企业入园租金成本高等痛点,以“园区合伙人”行动为指引,降低企业成本,打造特色化园区。在拿地方面,针对优质企业建立“用地直通车”制度。

政策还通过“生态合伙人”行动,聚焦人才、金融等要素,提供扶持和普惠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构建产业友好型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