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能发展步入快车道,潮流能技术领先国际
AI导读:
我国高度重视海洋能发展,能源法明确提出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舟山地区作为潮流能资源富集区,已有多家企业参与开发,技术领先国际。未来,海洋能发电技术将迎来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相关部门已出台指导意见推动海洋能分类有序开发。
海洋能是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海洋能发展,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能源法明确提出,国家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这一举措标志着海洋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我国海洋能发展现状如何?如何突破当前海洋能开发瓶颈?科技日报记者深入我国潮流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舟山,进行了实地探访。
海洋能被誉为能源体系的“特种兵”,具有开发潜力大、绿色清洁、预测性强、可就近消纳等优势。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冀表示,以潮流能为例,其发电原理与风力发电类似,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具有更高的能量捕获效率。
相比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潮流能的稳定性、可预测性更强,有利于设施的投放和建设。同时,海洋能作为重要的补充能源,对于土地资源有限的海岛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可缓解电力短缺问题,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在技术发展方面,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早早开展了技术探索,一些领域已走在国际前列。舟山地区作为潮流能技术研发的先行者,已有多家企业参与到潮流能开发工作中。中国三峡集团承担的示范项目,作为我国首个具备公共测试和示范功能的国家级潮流能试验场,于2024年底通过验收,为国内外潮流能发电机组提供完善的测试条件。
此外,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潮流能发电项目也颇具特色,采用“平台式+模块化”设计,有效解决了海上安装、运行维护等关键问题。目前我国潮流能开发利用技术发展快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海洋能发电技术将迎来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然而,海洋能示范工程规模偏小、发电成本较高、资源情况掌握不全面等问题仍需解决。为此,相关部门已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推动海洋能分类有序开发。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