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发布“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引领6G技术研发新突破
AI导读:
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该系统支持多要素内生一体融合,突破传统通信技术瓶颈,标志着6G研发迈入新阶段,将服务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6G技术研发与验证。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院联合中国移动、北京邮电大学,共同研发的“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正式亮相。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6G技术的研发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传统2G到5G,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传统通信技术已接近理论极限,面临容量提升难、成本高、能耗大等技术瓶颈。6G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感知通信一体、AI通信一体和泛在连接三大应用场景,旨在实现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无缝连接。
“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是一个支持“通+感+算+智+X”多要素内生一体融合的新型平台化网络,通过“底座+内核+中枢”的架构,实现功能和资源的按需编排和组合,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这是6G时代的一大突破。
在资源“底座”层面,该系统突破了软硬件生态碎片化及资源跨层优化复杂等技术难题,实现了通算、智算、专用芯片等多样化异构硬件的按需调度,支持微秒级超高实时响应与灵活弹性部署。
在能力“内核”方面,系统解决了“熵增”高灵活与“熵减”高性能之间的平衡难题,构建了通信与AI融合的多模态语义通信能力,大幅降低了传输数据量,同时实现了6G主流目标频段的超高传输速率,对无人机、地面车辆等移动目标的感知精度达到了亚米级。
在服务化“中枢”层面,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电信领域基于分层协议模型的固化、单一处理模式,实现了功能链的高效编排与资源的灵活适配,支持通感算智服务的原生融合,为第三方服务的高效接入提供了可能。
“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的发布,不仅标志着6G研发迈入体系化创新阶段,还将服务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6G技术研发与验证。同时,它将打通芯片、软件、应用等上下游产业,推动6G产业生态的前瞻布局,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