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发布会上表示,算法、算力、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国家数据局将重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供给和数据流通交易,以助力“人工智能+”行动。

人工智能+”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数据局作为数据主管部门,将在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中扮演关键角色。3月3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相关情况。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回答了第一财经记者的提问。

刘烈宏指出,算法、算力、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基石。其中,高质量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底座,对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国家数据局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首先,将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中国将充分利用西部的绿电资源,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预计今年底,60%以上的新增算力将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将超过80%。

其次,将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据研究表明,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已从2024年初的1千亿增长到现在的10万亿级,一年增长百倍。

刘烈宏强调,行业应用和典型场景的落地是推动人工智能进化的关键。基于我国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将加快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产业的结合,推动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最后,将持续推进数据流通交易。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人工智能+”行动相辅相成。当前,全国数据系统正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并已在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据研究,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量同比增长20%,数据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0%。国家数据局将逐步完善数据市场规范,提升数据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行动。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