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重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增强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2%,高于全市GDP增速。重庆制定“1+N”政策工具包,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时代新征程,重庆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

记者: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时,要求重庆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一手抓深化国企改革,一手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过去一年,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民企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产业上展现强大支撑力,民企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占全市总产量的55.9%,智能手机全部来自民企,先进材料产业贡献度达到60%。

胡衡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提振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重庆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支撑,通过增强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2%,高于全市GDP增速,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1%,高于同期全市固投。

在创新方面,重庆支持民企融入全市科技创新布局,实施多项行动计划,推动民企参与重大技术攻关,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在开放方面,重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优势,推动民企产品走向世界,去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企突破4000家。

记者:重庆如何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胡衡华:重庆召开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制定“1+N”政策工具包,出台《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及多项专项政策。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重庆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市场化环境、法治化环境、国际化环境。

市场化环境方面,重庆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定期发布项目清单、投资清单,与四川协同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探索,实现两地企业营业执照跨省域“互办互发”。法治化环境方面,出台多部法规规章,严格规范涉企行为,启动行政执法改革,降低涉企检查频次,强化民企信用赋能。

国际化环境方面,重庆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完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创新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贸易投资。重庆将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记者:重庆在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请问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胡衡华:重庆将强化政策引领、提升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扩大投资、提能增效中发挥作用。推动民企深度嵌入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供应链,鼓励发展未来产业,支持民企参与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围绕打造四大科创高地,引导优势民企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

重庆将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创新投融资方式,让民企在渝投资有产量、有增量。同时,以实施新时代渝商“十百千万”培养工程为引领,构建优秀企业家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形成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