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氢能大会:氢能开发利用备受瞩目
AI导读:
2025国际氢能大会展示了全球首款“可换氢”重卡等一系列氢能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在“制储输用”各环节均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未来将持续推进氢能产业规范发展,推动海洋氢能等新技术应用。
全球首款“可换氢”重卡亮相2025国际氢能大会,5分钟快速换氢、单次运营里程达500公里,补能效率媲美传统燃油车。同时,一体化智能加氢机器人、氢动力无人机以及海水制氢装备等一系列绿色、高效、前沿的氢能新技术和新解决方案也惊艳亮相。
随着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氢能开发利用备受瞩目,其在“制储输用”各环节均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绿色转型进入新阶段。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转换灵活的能源品种,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和消费国,已将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能源重点培育。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明确了氢能的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化提速。
在2025国际氢能大会上,众多知名氢能厂商展示了其电解槽新品,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快速进步。同时,氢能技术与设备在交通领域密集落地,燃料电池技术已达国际顶尖水平,氢能商用车技术实现突破。
据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目前我国在氢能产业各环节均取得显著进展,新疆库车、宁夏宁东等地一批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已建成,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我国占比超50%。
展望“十五五”,如何持续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边广琦表示,将加大政策供给,推动氢能项目和产业科学布局,加强行业管理,推动氢能产业规范发展。
经济性是氢能大规模替代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指出,绿氢降本需从制氢、运氢、储氢三环节入手。推动氢能产业持续降本,核心在于加快科技创新,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攻关、集成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支持。
海洋氢能是全球氢能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深远海风电大规模开发的破局点。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标志着我国海上制氢技术正实现全链条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海水制氢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中国氢能联盟秘书长刘玮表示,建议从技术、装备、法规和产业政策维度推动海洋氢能发展,打造海洋氢基能源网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