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发布,保障粮食安全
AI导读: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将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是我国耕地保护和建设领域的里程碑文件,对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影响深远。文件强调耕地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首要任务。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将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是我国耕地保护和建设领域的里程碑文件,对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影响深远。
文件强调,耕地保护和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春耕生产关键期,这份重磅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尽管耕地数量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耕地质量水平总体偏低,水土资源不匹配,退化形势严峻。因此,对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粮食产量目标明确为“1.4万亿斤左右”。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都是优质耕地,前者侧重保护,后者侧重建设。我国已建成10多亿亩高标准农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46亿亩以上,约八成耕地为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概念升级,体现党中央对耕地的高度重视和严格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则是将中低产田改造为高产田,是当前农业领域投入最大的财政项目之一。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需优化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求真务实,因地制宜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政策协同至关重要。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的牵头部门不同,但目标一致。因此,需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对不符合条件的暂缓建设或调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