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数据局加大数字中国建设力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10%。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成效,数据流通交易生态繁荣。未来计划建立健全数字中国建设机制,推动数字经济深入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记者郝菁、孙广见)3月31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数据局自成立以来,加大数字中国建设统筹力度,全面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推广典型经验,开展试点,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力促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成为新引擎。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10%,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数字化转型工程深入实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四成,智能产品、直播电商等引领消费新潮流。

  数字政务服务持续升级,保持全球领先。2024年以来推出3批33项高效服务,累计办件量达5100万件。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制定,支撑政务数据共享超5400亿次。

  数字文化蓬勃发展。数字文化资源质量提升,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凭借数字技术登顶全球动画片票房。数字文创、影视特效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具体来看,数字社会幸福感显著增强。智慧教育平台升级,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国。社会保障、适老改造等数字服务加速发展。

  数字生态文明多维度覆盖。生态文明数字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构建起多维度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峰会现场将展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开放水平高。与多国签署数字经济合作备忘录,合作“朋友圈”扩大。电商、算力、数字文创出海等新模式涌现,合作项目惠及民生。数据跨境流动新规出台,深化区域数字经济合作。

  刘烈宏表示,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已出台21份政策文件,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数据流通交易生态繁荣,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数据资源生产总量持续增长。

  国家数据局正推动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制定,开展多种技术路线先行先试,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正深入各行业,释放乘数效应。

  刘烈宏指出,经过努力,数据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的难点逐步解决。针对数据烟囱、信息孤岛问题,出台相关文件促进数据共享。对于隐私安全,推进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数据流通安全。高质量数据服务助力人工智能发展。

  提及未来计划,刘烈宏表示,将建立健全数字中国建设机制,推出发展指标体系,指导重点地区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同时,推动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擦亮峰会和产业博览会金字招牌,促进交流合作。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