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率先允许L3级自动驾驶私家车上路,自动驾驶行业迎新纪元
AI导读:
北京4月1日起允许L3级以上自动驾驶私家车上路,同时《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对事故责任认定进行规定。政策推动下,L3级自动驾驶成为车企新目标,华为、小鹏等企业加速适配北京路况,广汽集团宣布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将于第四季度量产上市。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邓莉)从今天起,北京将率先允许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私家车上路。根据4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L3级及以上智驾级别的应用场景新增了“个人乘用车出行”,为普通车主敞开了“大门”,同时《条例》也对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责任如何认定进行了相关规定,标志着自动驾驶行业进入新纪元。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工信部相关人士明确表示:将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这一《条例》的实施被视为自动驾驶行业的重要分水岭。今年以来,汽车主机厂加速推进高阶智驾平权,特别是L3级乘用车面向私家车市场的量产落地成为业界焦点。
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划分有了新方向。L3级自动驾驶被定义为“有条件自动驾驶”,在某些特定场景下,驾驶员可交给车辆自主完成驾驶任务。
记者注意到,北京此前已率先开展L3级路测试点,宝马、奔驰、长安、比亚迪等车企已获测试牌照。针对自动驾驶车辆事故责任问题,《条例》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通行期间若发生事故,由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查和处理,相关企业和个人需配合并提供证据材料。
据《法治日报》报道,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解释,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属国家立法事权,地方立法无权规定;《条例》因此与国家规定衔接,要求事故后由公安交管部门处理。
北京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孟昕指出,现行法律体系在应对自动驾驶汽车事故责任认定上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明确。尽管北京为L3级落地开了先河,但责任划分仍需细化。
政策推动下,L3级落地成为车企新目标。L3级自动驾驶成为车企竞相营销的卖点。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达57.3%。《条例》实施鼓励了L3级车辆的加速落地,华为、小鹏等企业正加速适配北京路况。
广汽集团已宣布其国内首款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将于第四季度量产上市,并推进L4级前装量产车型下线。作为国内首批获准L3级上路试点的车企,广汽已积累大量智驾里程和运营数据。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透露,将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预计,2025年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的关键年,2030年全球约10%新车将具备L4级能力。
业内分析认为,L3级驾驶事故责任需车企承担,事故赔付承诺是自动驾驶等级跃迁的标志。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强调,确保自动驾驶安全可靠性仍是关键课题,自动驾驶普及需经历持久战。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