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成果璀璨,创新生态构建
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圆满结束,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成为展示和讲述中国科技故事的重要窗口。年会涵盖了AI、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激发了新技术创新,构建了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
3月31日,在北京早春和煦的微风中,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圆满结束。这场科技盛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创新资源,成为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和‘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重要窗口。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不仅延续了“创新与发展”的主题,更在内容与形式上全面升级。量子计算的最新进展如同未来科技的灯塔,纳米材料的革命性应用则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新材料世界的大门。在重大成果发布环节,多个横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共同构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宏伟蓝图。
前沿科技产品竞相亮相
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涵盖了AI模型研发、具身智能探索、量子科技奥秘、生物医药前沿等诸多领域。在主论坛大厅,两位栩栩如生的机器人前台引导员吸引了众多目光,它们融合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绪辨识算法等技术,为参会者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
中关村常设展展示了来自350多家单位的490多项创新展品,其中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展出的“力箭二号”商业火箭模型备受瞩目,计划在今年9月份首次升空。
此外,北京瑞风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模型×智能体”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工程平台aiEF,该平台打破了工业数据集、AI模型与应用之间的界限,为工业软件的智能化提供了崭新范式。
大赛激发新技术创新
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在年会上圆满收官,大赛聚焦核心领域,吸引了海内外1.5万余个项目报名参赛,700余个优秀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脱颖而出。
通过一系列的论坛交流、展示展览和赛事活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不仅彰显了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性,还突出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机制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凭借“发布+转化+应用”的全方位机制,为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搭建起桥梁。在年会上,40项杰出成果璀璨亮相,同时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突破”。
此外,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VAT—人机融合企业服务智能体”,为企业构建了完备的人机协作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构建协同高效创新生态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金融+服务+平台”的三元融合体系为轴心,旨在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15个协同创新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征程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同样人声鼎沸,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产业集群,招商总额高达954.5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
为推动中小企业投融资繁荣,年会特别设立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交流会”,发布了来自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的50余项创新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宝贵机遇。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