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30日,全国首个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已授牌,形成产业集聚态势。海淀园区通过构建完整产业生态,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据预测,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731亿元。多家上市企业官宣在具身智能领域最新布局。

  3月30日,《证券日报》记者从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2025)上获悉,全国首个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以下简称“海淀园区”)近期已授牌,多家明星具身智能企业签约入驻或确定入园意向,目前已初步形成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海淀园区凭借其自身较完整的生态体系,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范例。

  海淀园区通过构建完整产业生态,能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通企业合作渠道,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推动形成产业集群。这不仅为具身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也为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创造新的增长契机。多地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如江苏无、苏州,浙江湖州等地均在积极布局具身智能产业园。

  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武于蒙表示,具身智能产业园的建设能集聚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产学研合作,吸引人才、资金等要素,还能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研发走向规模化应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731亿元。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指出,随着政策的不断加强以及具身智能产业园的快速建设,具身智能正迅速向多模态融合迈进,将对智能制造、居家养老、智能安全监控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具身智能产业链涵盖核心零部件、软件开发及产品应用等多个层面。

  近期,多家产业链上市企业官宣了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布局,如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雷鸣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注册,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

  在AI领域,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未来将与英伟达自动驾驶汽车、具身智能所需要的“三台计算机”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面对具身智能领域的热潮,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提醒,上市企业在布局时需关注技术研发方向,密切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并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