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监管对支付公司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减,5家公司被罚超2200万元,盛迪嘉支付月内两次领到罚单。反洗钱、商户真实性及合规性是监管重点,支付行业处于严监管态势中。

  财联社3月31日讯(记者高萍)3月,监管对支付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持续加大。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发稿,3月已有5家支付公司受到处罚,合计被罚没金额超过2200万元。其中,盛迪嘉支付在单月内两次被罚,凸显监管严厉态势。

  在被罚案例中,反洗钱、商户真实性及合规性等成为监管的重点。华南一家支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强监管态势促使企业加速合规体系迭代,如重构商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引入AI风控技术提升交易监测精度。

  3月支付公司被罚数量及金额显著增长,盛迪嘉支付月内两度受罚

  总体来看,3月共有5家支付公司被罚,合计罚没金额超2200万元,较2月大幅上升。数据显示,2月共有4家支付公司被罚,罚没金额合计约1200万元。

  具体而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在3月28日公布了5家支付公司的罚单,包括银盛支付、中付支付、捷易付、乐刷支付和盛迪嘉支付。除捷易付外,其余四家支付公司被罚没金额均超300万元。

  被罚原因主要涉及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例如,乐刷支付因四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合计罚没445.01万元;中付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警告,合计罚没388.07万元;盛迪嘉支付也因违反相关规定被警告,并处罚款30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盛迪嘉支付在3月已两次被罚。月初,该公司因五项违法行为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67万元,并处罚款737万元。

  针对被罚问题,财联社记者致电盛迪嘉支付,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支付行业严监管,商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亟待重构

  “从今年罚单来看,被罚支付公司及金额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表明2025年支付行业处于严监管态势。”一位支付行业人士表示。

  华南某支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强监管促使企业加速合规体系迭代,如重构商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引入AI风控技术等。

  对于支付公司月内二次被罚,该人士称,这反映出部分支付公司对老问题认识不足,未充分利用新技术解决商户管理等问题;同时,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不健全,风险点识别和防控能力不足,员工合规意识淡薄。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建议,支付公司应建立健全全面、细致的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业务操作有章可循,严格遵守反洗钱、账户管理、商户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

  “支付行业需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借助科技创新提升能力,确保支付产业健康发展。”上述支付公司内部人士称。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