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聚焦AI未来
AI导读:
复旦大学成立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专注于具身智能前沿研究与应用落地。整合多学科资源,研发自主探索、持续进化的智能体。计划推出至少100门AI课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携手多家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具身智能作为AGI的最佳载体,正吸引产业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3月31日,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该研究院自今年1月起以筹备状态实体运行,专注于具身智能的前沿研究与应用落地,是复旦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布局。通过整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学、控制系统及科技伦理等多学科资源,研发具备自主探索、持续进化且符合人类价值观的智能体,旨在为人机协同与智能社会建设提供核心动力。
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向第一财经等媒体介绍,研究院将围绕具身智能的关键问题,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创新高地,打造人才高地,并通过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技术成果的有效落地。尽管具身智能领域热度不减,但姜育刚指出,从技术发展阶段来看,该领域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无论是智能体的‘大脑’、‘小脑’,还是本体,虽已展现部分能力,但距离大规模应用尚有较大差距。
面向未来,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将重点关注基础模型、数据引擎、具身交互、本体研制、可信机制五大方向,推动通用具身智能的实现,为基础模型训练提供数据支撑,提升智能体的交互体验。在行业应用上,研究院将聚焦智能制造和康养家居服务,旨在让智能体能够像人类一样完成复杂任务,这一突破需要本体机械性能与智能决策系统的协同提升。
AI专业作为具身智能的基础,人才培养愈发重要。据人社部报告,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500万,供需比例严重失衡。为此,复旦大学自去年秋季学期起推出“AI大课”,计划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课程,覆盖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复旦将与‘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紧密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此外,复旦大学携手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共同建立4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透露,该基金也将重点关注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具身智能成为关键赛道。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