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据库厂商“拼生态”争夺市场份额
AI导读:
国产数据库厂商在经历了技术基础建设和市场信任培育后,正通过“拼生态”来争夺市场份额。OceanBase在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将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目标是将合作伙伴外部业绩占比提升至70%。市场竞争从混战走向收敛,金融领域成为关键战场。
在经历技术“打地基”和培育市场信任的初始阶段后,国产数据库厂商正在通过“拼生态”来争夺市场份额,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去年下半年,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公布了2024年第2号安全可靠测评结果(简称“国测名单”)。名单显示,分布式数据库已成为金融、政企等领域的主流采购选择,标志着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
独立数据库厂商OceanBase在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将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以加速市场拓展。目前,OceanBase拥有超1200家合作伙伴,已开放90%的技术服务能力,目标是将合作伙伴外部业绩占比提升至70%。
OceanBase CEO杨冰表示,国产数据库市场正在走向收敛,客户和服务商的投入将更加聚焦。他期望说服合作伙伴将更多资源投入OceanBase。
市场进入“收敛期”
根据IDC的《中国分布式事务数据库市场追踪报告》,2024年分布式数据库市场规模预计达59亿元,已突破关键技术采纳临界点。预计2025年,本地部署类数据库的采购和落地将大幅加速。
市场竞争从“混战期”进入“收敛期”,有技术、资金和生态的机构开始占据市场关键位置。2023年,在金融市场中,5家头部分布式数据库厂商占据了市场整体营收的84%。
恒生Light云集成业务部总经理王佳玮指出,行业共识是市场将收敛。一方面,数据库厂商混战到一定阶段,头部玩家已显现,格局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多数券商、基金公司缺乏技术力量支撑多样化数据库适配,需在技术路线中做出选择。
在“国测名单”中,分布式数据库入选厂商包括平凯星辰、OceanBase、达梦数据等11家。
随着“全面自主创新”目标临近,杨冰认为,市场收敛趋势明确后,合作伙伴的投入将更加聚焦。此时,需说服合作伙伴将资源更多投入OceanBase。
扩大市场占有率
数据库厂商通过扩大“朋友圈”来突破市场。成熟数据库如Oracle拥有完善的服务商生态系统,国产数据库厂商在技术上追赶的同时,也需在生态建设上同步跟进。
新炬网络是OceanBase的最大第三方运维服务商,提供智能运维、数据库生态服务及数据智能产品。CEO李灏江认为,国产数据库近两年技术升级迅速,离客户近、响应快、服务贴近是其优势。
行业共识是,原厂服务无法覆盖更多客户,需各类数据库服务商和合作方支持。OceanBase生态合作部总经理梁刘红透露,公司已拥有超1200家合作伙伴,超10家专有云伙伴营收破千万元,超10家公有云伙伴营收破百万元。
梁刘红表示,公司下一个五年将迈入“以合作伙伴为中心”的生态建设阶段,加大对能力型伙伴的支持,将合作伙伴外部业绩占比提升至70%。
杨冰表示,公司更看重占有率而非单笔收入。面对应用厂商和ISV厂商,OceanBase希望开放所有环节,将利润归合作方。
金融领域扩展
OceanBase诞生于金融场景,近年来将服务能力扩展到政企、交通、运营商等领域。金融领域仍是OceanBase的重要基本盘。
受益于“国测名单”发布和金融信创推动,金融机构核心系统替换部署进入爆发期。OceanBase已服务全部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行、70%头部保险集团公司等,资产规模千亿元以上银行客户近100家。
杨冰表示,金融是OceanBase重度投入的行业。过去半年内,已攻坚平安财险、寿险等项目,巩固了在保险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位置。
他透露,今年将在银行领域做广度突破,加速“百行计划”,预计有更多城商农商行核心系统建设案例。同时,在国有大行和外资银行领域也将有突破。
随着多云部署成为共识,OceanBase将持续投入公有云,推出“三大专项”政策,支持新伙伴、头部伙伴和SaaS伙伴,推动公有云业务快速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