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标4月实施
AI导读:
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于4月1日正式实施,覆盖铸造、有色、化工等多个关键领域。标准旨在解决碳排放核算边界不清问题,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企业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今天了解到,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于4月1日正式实施。这批标准广泛覆盖国民经济多个重要产业,包括但不限于铸造、有色、化工、建材、矿山、机械、交通、农业、电工电子、食品、废弃处置等关键领域。
这批国家标准的出台,主要为了解决以往企业碳排放核算中存在的“边界不清、难以互认”问题,明确了“算什么,怎么算”的统一要求。标准详细规定了各行业核算边界、排放源识别、活动数据采集及排放因子选取等规则,为企业精确计算和报告碳排放提供了规范化路径。通过精确核算工艺流程排放,企业能够识别出高碳环节,实施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该系列标准的编写遵循《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要求,并与ISO 14064-1《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核算和报告要求》保持一致,这将为企业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了46项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这些标准覆盖了发电企业、电网企业、钢铁生产企业、矿山企业、电子设备制造企业、陆上交通运输企业等重点行业,基本实现了对重点行业的全面覆盖。
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重点排放企业清晰掌握自身“碳家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降碳。此举将进一步促使企业由被动履约向主动控排转变,推动全社会温室气体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