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科幻游戏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科幻游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科幻内核,能够引发玩家对科技、社会、人性的思考。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科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AI等技术推动了科幻产业的发展。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陈杭) “科幻游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科幻内核’。无论是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AI)的关系,还是描绘一个末日后的废土世界,科幻游戏都应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引发玩家对科技、社会、人性的思考。”科幻作家刘慈欣30日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科幻游戏产业发展大会上说,此次大会聚焦科幻与游戏的融合创新。

  2025中国科幻大会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专业性论坛、赛事类活动、产业促进活动和群众性活动等5个板块30余场活动,突出科幻科技交流和创新成果展示,吸引了众多科技和游戏行业人士参与。

  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热潮涌动,带动了相关游戏、影视等作品的不断涌现。刘慈欣指出,科幻与游戏有着天然的契合点,科幻的核心是探索未知,游戏则是互动性极强的媒介,能够将这种未知具象化,让玩家沉浸于科幻世界中。

  技术进步是推动科幻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刘慈欣在大会期间表示,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科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AI技术让游戏角色更加智能,与玩家的互动更加真实;区块链技术则为游戏中的虚拟经济提供了更安全、透明的支撑。

  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不断演进,有人担忧“眺望未来”的科幻会失去“预言”的力量。对此,刘慈欣认为,科幻并非预测未来的工具,而是照亮未知的火把。它让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警醒,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革,同时坚守人性的光辉。

  刘慈欣对中国科幻产业充满信心,他强调,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应探索东方哲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注重内容创新,挖掘更多元化的科幻题材,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内涵的游戏作品。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