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迅猛,财经领域迎新机遇
AI导读:
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总体运行平稳,业务收入稳步提升,数字产业集聚态势明显,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东部地区数字产业收入占全国比重高,多地形成特色鲜明的数字产业集群,但仍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工信部将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财经领域注入新活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总体运行平稳,业务收入稳步提升,利润总额保持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出海步伐加快,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这一趋势对财经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字产业集聚态势明显。2024年,东部地区数字产业收入同比增长6.5%,占全国比重的73.6%。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数字产业收入分别增长4.2%、0.8%和2.5%。广东、江苏、北京等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前十大省份占全国比重达81.5%,对全国数字产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99.5%。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已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推动财经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集群通过企业集聚,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还能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动力。数字产业集群作为财经领域的新兴力量,高度依赖信息网络、互联网平台开展协同制造,通过数字化方式管理集群活动,吸引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参与集群建设。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分析,东部地区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的集聚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在光电子、算力等领域形成特色集群。我国四大典型数字产业集群包括:北京市海淀区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上海等地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湖北的光电子产业集群,以及贵州、内蒙古的算力产业集群。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介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依托各自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数字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要素集聚,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为财经领域注入新活力。
尽管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专家建议,政府应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引导资源倾斜,避免重复建设。
工信部将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提供支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所长高婴劢认为,应推动地方结合产业特点,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强生态圈层建设,培育领航企业,构建优势产业生态圈。
“要促进数字产品消费升级,支持数字企业出海,拓展全球市场,打造数字消费国际知名品牌。”赵刚说,这将进一步推动财经领域的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