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低空经济迎政策利好
AI导读:
近日,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获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政策利好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无人机数量也将大幅增长。
近日,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同时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这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意味着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创造了低空经济、城市空中交通的新里程碑。
OC(Operation Certificate)是民航局向运营商颁发的资质证明,标志着企业具备安全、合规开展商业飞行的能力。若将低空经济比作“造车”,适航三证(TC/PC/AC)解决了“车能造”的问题,OC则决定了“车能上路”。OC用于确认载人类航空器符合安全标准和运营要求。持有OC的企业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
上述两家通航公司运营的亿航EH216-S,是全球首个、中国唯一“三证齐全”(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的载人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并累计完成超6万架次安全飞行,可在城市空中交通、物流运输、观光旅游等领域发挥作用,取得OC许可证标志着城市空中交通可以正式开始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商业化进程。
低空经济再迎政策利好,未来“City Fly”有望接棒“City Walk”。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探索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地区开通低空物流航线、开发低空旅游项目,拓展低空消费场景。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无人机数量也将大幅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低空经济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还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特别是电子商务、救护救援、救灾等领域。同时,旅游业也与低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未来五年内,我国无人机数量预计将突破千万架,物流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已在北京、上海等多地试点。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透露,全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实现了物流无人机的飞行,深圳等城市每天有数千至万次快递外卖飞行。真正形成低空经济,需要更多无人机、载人机的空中飞行。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