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在政策与产业需求双重带动下爆发式增长,需加快数据要素确权、流通安全及主权AI建设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数据标注规模创新高,形成多个行业数据集,赋能国产AI大模型。完善数据要素确权、构建数据流通安全体系、加强主权AI建设是关键举措。

在政策支持与产业需求的双重带动下,我国数据标注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面对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和广阔市场需求,加快数据要素及标注数据确权、流通安全以及“主权AI”建设布局,对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数据标注是提升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能力的关键,其质量直接影响模型输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数据标注自动化水平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应用价值持续提升。

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七大数据标注基地总规模达17282TB,形成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335个,赋能121个国产AI大模型,带动相关产值超83亿元。

作为人工智能大国,我国需完善数据要素确权机制,明确标注数据权属和利益分配,构建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体系,加强“主权AI”建设,以确保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完善数据要素确权是数据标注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需深入探索相关法律机制。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提高产业界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构建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体系,保障数字经济稳健发展。加强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应用和创新,如数字水印、区块链等,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主权AI”建设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立自主安全可控的AI基础设施,加强领军人才培养,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参与国际AI标准制定,保护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安全。

完善数据要素确权、构建数据流通安全体系、加强“主权AI”建设,是保障数据标注产业健康发展和推动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举措。

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驱动下,我国数据标注产业竞争力将不断提升,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付建龙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杜帅系对外经贸大学社会保障与企业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