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近百台人形机器人活跃于多个场景,展现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开始赋能各行各业,预示着未来生活的巨大变革。人形机器人正加快迭代进化,逐步拓展生产生活应用场景。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记者阳娜、魏梦佳)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内,人形机器人“夸父”成为迎宾明星,每天忙碌地解答公众疑问、提供讲解指引等服务,轻松应对问路需求。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近百台人形机器人活跃于迎宾、交流、主持、表演等多个场景,宛如大型机器人工作现场。“机器人店员”递送现磨咖啡,“机器人书法家”挥毫泼墨,精彩纷呈。新技术、新产品不仅亮相年会,更开始赋能各行各业,预示着未来生活的巨大变革。

  3月28日,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内,人形机器人“夸父”自如行走,展现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新华社记者阳娜摄

  年会现场,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众多目光。两台人形机器人稳健前行,精准射门,成功后还与观众挥手致意,展现了强大的运动控制算法能力。

  3月29日,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人形机器人展区精彩呈现,两台机器人表演足球,吸引观众驻足。新华社记者阳娜摄

  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表示,踢足球的机器人已累计交付100多台,主要应用于市场二次开发,未来将拓展搬运、巡检、配送等应用场景,助力行业发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人形机器人展区,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产品。钢琴机器人、吹笛子机器人等配备智能五指灵巧手,灵活演奏乐器;宇树人形机器人移动迅速,关节电机强大;灵宝CASBOT的人形机器人CASBOT 01定位多场景落地,展现通用类脑智能技术。

  3月29日,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两位人形机器人负责前台迎宾,展现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华社记者魏梦佳摄

  随着“春晚机器人”、机器人运动等应用场景的持续出圈,公众对机器人走进人类生产生活的期待日益增强。年会上,拥有各项技能的机器人预示着未来人类将从繁杂、重复甚至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业内专家指出,人形机器人正加快迭代进化,逐步拓展生产生活应用场景。未来三到五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厂中大量落地,家庭保姆和医疗护理等场景应用或将在五到十年内实现。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中关村论坛、机器人技术、生产生活应用)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