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球经济体系与货币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源于各国间信任基础的动摇。文章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信任的重要性、信任动摇对全球供应链与货币体系的影响,以及特朗普政府面临的两难选择。

  摘要:全球经济体系与货币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这种重构源于各国间信任基础的动摇,对全球经济增长、产业链布局及大类资产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原文:“信任”渐退下:全球经济的重构

  近年来,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推动了产业链精细分工,各国依据比较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实现了经济高效增长与深度融合。然而,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各国间的彼此信任。信任的存在,让跨国生产成为可能,降低了断供风险。

  但自2018年起,国际关系变化导致信任基础动摇。经济体担忧核心资源与技术被断供,开始强化本土供应链安全,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成本最优,而是更多考虑安全因素。这种变化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更是推波助澜。

尽管去全球化面临经济效率损失的挑战,但政治与国际关系等非经济因素仍推动供应链调整。未来,中美直接经济联系或减弱,而间接联系保持强劲。例如,中国出口目的地中美国占比下降,越南等地占比上升;美国进口来源地中,中国大陆比例下降,越南等地占比提升。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依旧强劲,但出海与全球化布局成为中长期趋势。第三方经济体将部分受益于供应链迁徙,而美国制造业大规模回流困难重重,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率是主要障碍。尽管关税担忧短期存在,但全球供应链重构预计渐进进行,过快推进将引发经济损失。

2 “信任”渐退下:全球货币的重构

  全球经济融合的同时,货币体系也日益一体化。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提高了支付结算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发行美元,与其他经济体的顺差形成镜像关系,这一循环的基础同样是信任。

然而,大国间信任关系变化后,美元国际地位受挑战。美国通过SWIFT系统制裁他国,削弱美元支付结算功能;美欧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削弱美元价值储藏功能。这些行为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元安全的担忧,去美元化趋势显现。尽管进展缓慢,但全球货币体系正逐步调整。

  支付结算与价值储藏功能方面,全球黄金流向贸易顺差经济体。贸易顺差国赚取美元后,更倾向于通过第三方国家配置黄金,而非直接配置美国资产。这一过程改变了全球贸易与货币循环模式,大国间直接联系减弱,间接联系增强。

3 特朗普的两难选择:要顺差VS要美元?

  特朗普政府希望重塑全球化体系,降低贸易赤字,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然而,降低赤字意味着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美元升值,反而扩大贸易赤字。若美国降低美元国际地位,减少海外需求,虽能降低赤字,但存量债务偿还成问题,可能引发更大风险。因此,特朗普政府面临两难选择。

  风险提示:全球地缘风险、全球经济变化、美国政策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