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民航局颁发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正式进入“载人时代”。eVTOL载人飞行备受关注,亿航智能等公司积极布局,商业化运营加速。同时,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万亿市场规模未来可期。


新华财经广州3月31日电(记者孟盈如)中国民航局28日正式向亿航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其在安徽合肥的合资运营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颁发了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简称“OC”),标志着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落地,中国低空经济迈入“载人时代”。低空经济eVTOL载人飞行成为行业新焦点。

eVTOL载人飞行时代启航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凭借垂直起降、分布式电力推进及全电/混合动力技术,实现低碳环保、低噪声、高自动化等级等优势。随着城市空中交通的兴起,eVTOL何时商飞备受瞩目。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公司纷纷发布eVTOL产品,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更是“四证集齐”,正式迈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亿航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EH216-S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开启规模化服务,消费者将可在广州和合肥体验低空游览等服务。随着eVTOL产业发展,专业化机队运营商将出现,产品购买者与使用者或将脱钩。

远大信息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吴起涤指出,eVTOL出行服务初期价格或介于直升飞机与豪华汽车之间,成为第三种高端出行选择。

基建先行,保障飞行安全

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2024年5月,《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加快低空智能网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低空飞行通讯、导航、监视能力全覆盖。2024年8月,上海浦东至江苏昆山直升机载客航线开通。

截至2025年1月,全国超50个省市地区发布低空经济相关行动方案,目标千亿级产业规模的省市包括广东、江西等。平安证券分析师闫磊认为,低空基础设施需加强起降场地、低空智联网及通导监设施建设。

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表示,公司已为商业化做好安全保障措施,EH216-S采用全备份设计,无需驾驶员,实现智慧调度。

万亿市场未来可期,顶层设计加速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重塑现代经济版图。2024年,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赛迪顾问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或超8500亿元,2026年有望达万亿元。低空经济新场景应用未来可期,需政府、企业等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核心难点。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成立,为低空经济提供政策导向。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将加速eVTOL等创新低空科技和产业生态的示范应用。

吴起涤认为,政策支持和法规完善下,eVTOL适航审定有望加快。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