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实现迭代升级,展示了在语言、认知、动作、学习、情绪、交互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全面升级。未来,“通通”将成为通用底座,支撑各类垂直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

 “大家好,我叫‘通通’,今年我已经成长到5岁啦!”在3月29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实现了迭代升级,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通通”作为十大重大科技成果之一亮相。时隔不到一年,那个头戴发箍、身着粉色短裤、只有3岁心智的“小女孩”,不仅在外形上出落成了“大姑娘”,在情感认知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长。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介绍,与一年前相比,现在的“通通”在语言、认知、动作、学习、情绪、交互等方面实现了多种核心能力的全面升级,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

 “‘通通’已初步建构起自身价值观、世界观,她能在理解对话目标意图的基础上,遵循自身价值和人格,来引导对话走向,实现自身目标。”朱松纯指出,当妈妈要求“通通”睡觉或者吃她不喜欢的食物时,“通通”可以向妈妈耍赖,找理由磨蹭,并试图要求妈妈给予奖励,在多轮协商达成一致后才会实施对应任务,展现了高度的人工智能。

 “通通”生活的环境,是一个高度仿真的复杂、动态三维虚拟场景。如今,“通通”可以实时响应外界场景的变化,对已有任务进行挂起、恢复、修改或取消等处理,同时动态生成新的任务规划,以更灵活、智能、多变的方式完成指令,进一步提升了其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多智能体的有效交互,研究人员还为“通通”打造了幼儿园、六口之家等多智能体场景,使“通通”拥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伴随“通通”的持续迭代,她的能力也在稳步提升,并通过了认知心理学定义的5至6岁儿童应掌握的任务测试与考核,证明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用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沿,“通通”将成为通用底座,支撑各类垂直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同时,“通通”也将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养老陪护、数字助理、家用机器人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更好地服务居民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