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教育问题复杂且持久,需长期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教育体系,但面临新挑战。国家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注重教育质量和公平,应对人口结构变化,集中力量解决学位供需失衡、教师队伍结构不均等问题。

“教育问题既是至关重要的,也是非常复杂且持久的议题。需长期努力,也迫在眉睫。”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强调,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同时统筹政府与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质量上乘的教育体系。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均已达到或超越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群众基本实现了“有学上”的目标。

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高要求,国家始终将教育置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首要位置,确保财政资金优先投入教育。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显示,中央本级教育支出达1744.43亿元,同比增长5%。

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人口规模巨大的挑战,教育强国建设是提升人口质量的战略工程。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基础教育需根据人口和城镇化发展,完善管理体制和动态调整机制。高中阶段需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平衡资源配置,新建与挖潜并重,优化普通高中和中职布局,保障教育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则需应对未来学位需求的持续扩大,通过扩容和新建高校等方式,扩大教育资源,保障群众受教育机会。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教育领域面临新挑战,如学位供需失衡、教师队伍结构不均等。这些问题关乎教育公平和群众利益,需集中力量解决。基础教育需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缩小校际质量差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校长和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方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