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行平稳开局,温和复苏态势显现
AI导读:
3月30日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3%,物流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物流运行开局平稳,多式联运、跨境航空等高效物流快速发展。重点物流企业盈利水平稳定,一季度物流运行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本报记者孟珂
3月3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56.3万亿元,同比增长5.3%,物流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物流运行开局平稳,多式联运、跨境航空等高效物流快速发展。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副处长孟圆表示,今年前2个月,物流行业在结构性调整中稳定运行,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供给端韧性增强。但微观主体仍面临需求分化、转型成本增长等挑战。政策引领下的智慧化、全球化、绿色化举措有望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结构性调整明显
从结构看,国内生产消费物流需求好于国际进口物流。国内工业品物流、单位与居民物流需求均实现增长,国际进口物流同比下降。
国内方面,工业生产相关物流需求稳中趋升,前2个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消费相关物流恢复温和,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1%。
国际方面,贸易限制措施对进口传导较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同比下降5.6%。
孟圆称,社会物流需求将进入调整阶段,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存在亮点。如高技术物流快速成长,装备制造等多领域物流增长态势良好。
数据显示,前2个月物流业总收入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市场规模延续扩张态势。2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受春节假期影响回落至49.3%,但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6%。
这显示物流业务节后复工较快,适应上游产业调整转型。特别是升级业态向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业务快速发展。
物流企业盈利水平稳定
重点调查数据显示,前2个月重点物流企业供应链合同订单高速增长,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顺丰、京东等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助力供应链上下游降本提效。
孟圆表示,物流与制造业融合持续,产业协同与供应链升级推进。物流需求结构升级,装备制造、高技术物流需求发展壮大。
从服务价格看,前2个月物流市场供需优化调整,服务价格趋稳。2月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环比下跌3.3%,降幅收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环比回落0.8%。
微观经营方面,企业春节复工平稳,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成本略有上涨,但业务规模扩张,盈利水平保持稳定。
孟圆认为,大企业业务回升明显,中小物流企业压力较大。市场预期改善,2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4.4%。
综合来看,物流开局供需适配性良好,运行平稳。但后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要求物流供应链响应升级。一季度物流运行有望保持平稳发展,供应链服务模式等领域延续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