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训练师需求激增,数据标注岗位成热门
AI导读: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据标注岗位招聘需求大幅增长,人工智能训练师成为热门职业。培训业务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毕业学员常被企业抢聘。医疗等垂类模型对数据标注要求严格,专家参与提高模型准确性。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激增。根据招聘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二月份,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岗位的招聘量同比大幅增加,特别是数据标注岗位的招聘需求同比增长超50%,标志着这一职业的热门程度。
目前,人工智能训练师主要从事标注类工作,如文本标注、图像标注、语音标注等,这一职业因市场需求激增而吸引了大量跨界求职者。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关的职业培训也蓬勃发展。
在深圳的一家AI训练师培训机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在为进入这一新兴行业而努力。
据培训机构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薪资在每月6000元到19000元不等,且培训业务已从北京拓展到深圳、杭州和成都等地。然而,尽管如此,市场需求仍然旺盛,毕业的学员往往简历刚一上传就被企业抢聘一空。
广东深圳某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机构校长刘美芳表示:简历一开放,同学们很快就能收到多个企业的回复,HR们主动打招呼,无需投递简历。

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至今,数据标注类岗位的招聘职位数量同比增长达56%。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和涉及领域的不断增多,人工智能训练师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时代的“教练”
人工智能训练师如何工作?专业领域的大模型发展对训练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在广东深圳南山的一家科技公司内,人工智能训练师黄培慧正在与同事对大模型的效果进行演练。
黄培慧表示,大模型能够准确回答顾客提问,得益于前期输入的大量相似问句。他们的工作就是筛选并标注这些问句,为模型提供训练数据。

除了公众服务类大模型,专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在迅速发展。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理科主任黄艳正在指导医疗类大模型的研发人员,对数字病理切片进行标注。

作为专业度极高的垂类模型,医疗类大模型对数据标注要求极为严格,必须由医生等专业人士把关。

某医疗大模型研发科技公司副总裁孙其功表示:数据标注需要高年资医学专家指导或亲自上手,标错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此外,为减少“AI幻觉”现象,各垂类大模型都在构建多层次标注验证机制,将专家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关键训练参数,提高模型准确性。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