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30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出席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分享科创公司成长特点与金融资本作用。冯军伏指出科创公司成长五个阶段,金融资本需针对性赋能,同时介绍了工银投资选择投资对象的标准。

  3月30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步入第四日。围绕硬科技投资、独角兽企业、具身智能等议题,多场平行论坛精彩纷呈。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出席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分享真知灼见。

  我国目前有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均由5家国有大行于2017年全资设立。成立初期,AIC主要承担化解金融风险的重任,专注于市场债转股及配套支持业务。

  2020年,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5家AIC通过附属机构,在上海开展非债转股目的的股权投资,推动AIC股权投资业务迅猛发展。

  此后,试点城市范围不断扩大,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也逐步放宽。AIC积极响应,大力推进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全力支持科技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完善长期资本支持政策,发展耐心资本,特别是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要求加快发展创业投资。

  2025年伊始,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此,冯军伏在论坛期间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就科创公司成长曲线、金融资本作用及工银投资选择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接受每经记者专访 张宏摄

  冯军伏指出,科创公司成长分为萌芽、膨胀、低谷、复苏、成熟五个阶段,具有起伏大、转换快、发展节点多等特点。金融资本需结合这些特点,针对性赋能。

  针对起伏大,金融资本应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平缓科创企业波动,避免过度投机;针对转换快,提供全场景服务,增强服务适应性;针对节点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强化ESG管理,推动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谈及工银投资选择投资对象的标准,冯军伏表示,工银投资致力于发挥专业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在选择时,尤为看重与国家战略的契合度、核心团队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完善的公司治理以及突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