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外骨骼技术,推动康复训练居家化
AI导读:
2025年3月29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霍马尹·卡泽罗尼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医疗健康行业,外骨骼技术也从无人机、3D打印机等科技中受益。他提出,未来康复训练可居家完成,家用外骨骼产品轻便、易于携带,将推动康复工作向居家形式转变。
2025年3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教授、机器人与人体工程实验室主任霍马尹·卡泽罗尼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医疗健康行业,外骨骼技术也从无人机、3D打印机等科技中受益。
他指出,如今可为外骨骼制造更舒适、轻便的部件,降低成本,使其更普及。这对于资金有限的行动障碍患者尤为重要。
霍马尹·卡泽罗尼认为,人工智能和智能系统将使外骨骼与人的互动更智能。例如,当穿着外骨骼的人意识到危险时,机器能感知其意图并作出反应。他强调,外骨骼产品需经数年发展,一代代进步。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霍马尹·卡泽罗尼作为主旨演讲嘉宾表示,未来人们将在更多康复中心看到外骨骼设备,中国和欧洲的公司将推动这项技术普及。
康复训练可居家完成
同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科技有爱,共创美好世界”。霍马尹·卡泽罗尼表示,希望患者能通过居家训练学习行走,保护隐私,且居家康复更高效。
他提到,美国康复中心分布不均,时间有限,因此开发居家康复产品至关重要。这种产品还能减轻护工负担,使康复更便捷。
“这是我们的新理念,应从康复中心向居家康复转变。”霍马尹·卡泽罗尼说。
家用便携式趋势
霍马尹·卡泽罗尼指出,无人机、电脑、传感器等工具的普及,为家用外骨骼产品设计提供了便利。家用外骨骼轻便、易于携带,配备微型电脑和电池,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穿戴。
他强调,最好的走路学习方式就是实践。外骨骼产品需便于非专业人士使用,最终实现居家康复。未来,外骨骼将更轻便、稳定,满足独立出行需求。
“我们希望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这一领域,推动技术进一步发展。”霍马尹·卡泽罗尼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