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AI导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建设安排、管理、运营管护、政策协同及保障措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此举旨在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粮食安全乃国之根本。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而高标准农田建设则是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举措。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逐步把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优化布局,明确时序,加大投入,实现新建与改造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确保耕地成为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目标设定:至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并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至2035年,则计划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二、建设安排
方案详细规划了建设标准、内容、布局及分区。建设以“一平两通三提升”为基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建设标准和投入。内容上,统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新建项目注重基础建设,改造提升项目则补齐短板。布局上,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等地开展建设,并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等区域进行。全国被划分为7个建设区域,各区域依据资源禀赋、耕作制度等分类施策。
三、建设管理
项目实施需加强储备,科学确定年度目标任务,规范程序,提高效率。资金监管方面,要确保资金按时下达,合理使用,严禁违规使用。项目完工后,需经过严格的竣工验收程序,确保质量。
四、运营管护
方案强调分级压实运营管护责任,明确管护内容和标准。鼓励探索多样化的管护模式,如政府购买服务、工程质量保险等,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有效运行。
五、政策协同
方案提出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整、水资源配套、资金投入等政策协同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顺利推进。
六、保障措施
为确保方案实施,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方协同,统筹实施。同时,鼓励群众参与,动态跟踪,分级评价,并正风肃纪,防范风险。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