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聚焦AI技术探讨产业应用
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AI技术,设置“人工智能主题日”,多位专家就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机遇和挑战发表观点。论坛展示了AGI小女孩“通通”的成长和开源具身智能大脑的发布,强调具身智能的重要性。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AI技术,专门设置了“人工智能主题日”,多个论坛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Deepseek拉近了人工智能与大众的距离,但应用落地难题仍未完全解决,涉及多模态能力、行业数据、安全性等多重挑战。AI技术仍需不断突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会长王田苗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一员,未来十年有望进入工业和特种行业,但进入家庭尚需时日。科研进展迅速,但实践操作层面难度超出预期,安全与成本成为衡量新技术的重要标准。预计人形机器人在整体机器人应用中的比例不高。
中关村论坛现场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关键进展。
AGI小女孩“通通”成长迅速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的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已成长至五六岁智能水平,预计年内将达到6岁儿童水平。未来,“通通”将进一步学习行业知识,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带来变革。
在论坛演示中,“通通”2.0展示了增强的智力和情商,能应对社会关系,仿佛真实儿童。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提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分为执行层、算法层、模型层等外在表现,以及数理框架、哲学层等内在部分,对智能发展至关重要。

朱松纯院长发表演讲,探讨人工智能的深层结构。
“通通”心智的成长有助于研究智能本质,论坛发布了我国首个通用人工智能大型社会模拟器,可建模百万级真实人群,为公共服务提供决策支持。
开源具身智能大脑发布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强调了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的重要性。多款机器人产品在论坛中担任多种角色,展示感知、运动和操作能力。
科学技术部一司副司长康相武表示,具身智能正成为物理世界与人工智能交汇的突破口,有望催生通用人工智能新范式。
然而,具身智能发展面临硬件不成熟、成本高、数据量有限等瓶颈。智源研究院发布了RoboOS与开源具身智能大脑RoboBrain,旨在解决具身智能落地过程中的难题。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