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6G,标志着6G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透露,6G需兼容5G,今年7月将启动6G标准化制定,预计2030年实现商用。6G将成为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标志着6G首次在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亮相,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

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6G技术及产业创新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会上透露,6G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需具备向下兼容5G的能力,实现与5G的平滑过渡。当前推行的5.5G(5G-Advance)可视作6G的小规模实验,为6G大规模商用提供参考。据悉,今年7月将启动6G标准化制定工作,预计2028年进入产业化验证阶段,2030年实现6G商用。

张平强调,6G的核心突破在于智能通信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大幅提升实时交互能力。6G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还将推动通信产业升级,成为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以当前热门的人形机器人为例,尽管多数机器人已具备“大脑”,但在行动上仍显笨拙。这源于人工智能在与物理世界交互时存在的迟钝。6G的落地将为机器人提供一个高速网络通道,通过即时数据训练优化模型,使其行动更加流畅,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